解读:特朗普签署行政令“振兴造船业”,对我国有何影响
发布时间:2025-04-11 作者:巨能特钢

  背景:2025年4月9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,旨在振兴美国造船业,并削弱中国在全球航运业的主导地位。该行政令将授权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(Mike Waltz)和各政府机构负责人在最多七个月时间内制定计划,以重振国内造船业和加强海事从业人员储备。行政令称,这两者对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都至关重要。

  一、我国造船业的发展

  2022-2023年,我国相关部委围绕发展规划、绿色发展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。船舶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国防与经济支柱产业,国家及相关地方政府也将船舶工业发展列为“十四五”时期的重点发展领域,提出了具体的规划举措,为“十四五”时期船舶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。2023年12月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财政部、生态环境部、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《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(2024—2030年)》,提出到2025年,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初步构建。到2030年,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体系基本建成。全面推动船舶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数字化发展,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和质量水平,稳步提升中国品牌影响力。今天,中国已经成为最具世界影响力的造船大国,中国船舶工业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,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业绩。截至2024年,中国造船业连续14年保持造船完工量、新承接订单量、手持订单量世界第一,市场份额超过50%。也就是说,世上每两条船完工,就有一条由中国制造。

  二、中国造船业在国际的地位

  全球造船业的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,韩国排名第二,占全球21.39%;日本排名第三,占全球8.83%。这意味着,中、韩、日三国合计占据全球90%以上的造船市场份额,巩固了亚洲在全球造船业的霸主地位。

  中国则远超韩国与日本,连续15年全球第一。2024年1-12月,全国造船完工量4818万载重吨,同比增长13.8%;新接订单量11305万载重吨,同比增长58.8%;截至12月底,手持订单量20872万载重吨,同比增长49.7%。

表1:2024年我国造船三大指标

  2024年1-12月,我国造船完工量、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55.7%、74.1%和63.1%,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50.3%、68.2%和55.4%。2024年,出口船舶占全国造船完工量、新接订单量、手持订单量的比重为87.4%、91.5%和93.1%。引人关注的是,2024年我国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创中国造船史的最好水平。截至12月底,手持订单量同比增长49.7%。在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,中国有14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居全球首位。

  数据来源:我的钢铁网

  数据来源:我的钢铁网

  自2010年起,中国造船业的造船完工量、新接订单量、手持订单量这三大核心指标连续多年稳居全球首位。2023年中国造船业在全球新造船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提升,在多个船型领域都占据主导地位。到2024年,这一优势继续扩大,中国造船完工量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%。在LNG船、超大集装箱船等高技术船舶领域不断取得突破,稳稳驶向国际一流。中国已经能够自主设计、建造大型液化天然气(LNG)船,这是造船业中技术难度较高的船型之一,标志着中国在高端造船技术上的重大进步。

  三、该行政令对我国造船业的影响

  1、短期订单冲击有限但需关注潜在风险

  从市场订单角度来看,短期内,我国造船业的在手订单受特朗普行政令直接冲击较小。我国造船业凭借多年积累,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据主导地位。自 2010 年起,我国造船完工量、接订单量、手持订单量连续 15 年位居世界第一,市场份额超 50%。目前大量在建项目合同具有稳定性,不会因美国一项行政令就轻易改变。我国船企手持船舶订单升至近5年高点,生产任务饱满,大部分企业手持订单平均可满足约3-4年生产量,对造船用钢需求形成了较强的支撑。目前主流船厂首次订单基本排到2027年、2028年,基于此预计船舶用钢在未来3-4年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。若长期存在潜在风险,美国通过设立海事安全信托基金、提供税收优惠、低息贷款等措施有效振兴本国造船业,可能在未来国际新船订单竞争中抢占份额。

  2、市场份额争夺压力增大

  美国振兴造船业,必然会加大在全球造船市场的份额争夺力度。我国造船业长期占据全球市场较高份额,美国此举可能会使我国造船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,订单获取难度可能增加,市场份额有被挤压的风险。但是世界上美国造船占比较小,而中国建造的比例为 74%。用于在全球范围内运输商品的集装箱,而中国制造的比重是 96%,市场份额之大不容动摇。

  3、技术竞争或加剧促使我国加快创新步伐

  行政令实施后,美国可能加大在造船技术研发方面投入,吸引人才回流,提升本国造船技术水平。在高端船舶制造领域,如豪华邮轮、LNG 船等,美国若取得技术突破,会加剧与我国的技术竞争。但这也会促使我国造船业加快创新步伐,我国造船企业将进一步加大在智能制造、绿色环保船舶技术等方面研发投入。例如,我国已经在智能船舶的设计与建造方面取得一定进展,后续会加速推进相关技术成熟与应用,通过提升技术附加值稳固在国际造船市场地位。

  4、对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影响

  美国振兴造船业会增加对船舶原材料的需求,可能导致国际上船舶原材料的供应紧张,价格上涨。我国造船企业作为全球最大的船舶制造国之一,对原材料的需求量巨大,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增加我国造船企业的成本,削弱我国船舶的价格优势。

  四、该行政令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

  1、运输成本增加压缩利润空间

  特朗普行政令中对中国船舶及起重机加征高额费用,若实施,将直接增加我国航运企业运营成本。按计划,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船舶和起重机最高征收 150 万美元费用,这部分成本必然会转嫁到运输价格中。我国航运企业为维持市场份额,难以完全将增加成本转嫁给客户,利润空间会受到挤压,影响企业盈利能力与发展资金积累。

  2、贸易路线调整带来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

  美国若严格执行对中国船舶限制政策,可能导致部分航运企业调整贸易路线,减少挂靠美国港口频次,增加在周边国家港口转运。这对我国航运企业布局新航线、开拓新市场带来机遇。贸易路线调整需重新规划物流网络、协调港口资源等,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与前期投入成本。而且,若大量航运企业集中调整路线,可能在新航线市场引发过度竞争,降低整体运营效益。

  来源:我的钢铁网

分享到: